頭盔、水鞋、棉襖、雨衣、口罩、手套全副武裝,他們騎著摩托,載著妻兒,車尾放滿禮物……浩浩蕩蕩的摩托返鄉大軍曾是廣東春運一景,高峰時超過百萬人。
隨著回家交通方式的多元化,“摩托車大軍”數量逐年減少,已從浩浩蕩蕩的“軍團”變成了“散兵”。
但這些“摩騎”受到的關注和關愛
并沒有因此而減少……
今期主人公叫楊祈輝 ,年近四十,中山本地人,東鳳中石化加油站站長,附近街坊/相熟車主都親切地叫他輝哥。
每年春運期間,他總心系著“老鄉們”的回鄉路
返鄉路上暖人心
叮囑最多的話:“注意安全”
他說 :姜切得越細,就越出味道,姜湯才越有驅寒保暖的功效!聽天氣預報,這兩天就要降溫了,得多備點姜湯。
1月10日是2020春運的第一天。
凌晨3點,剛睡下不夠一個鐘的楊祈輝又從油站的臨時休息床上爬了起來。摸黑到廚房,要將一大籮筐的生姜切片,準備為返鄉“摩騎”熬制姜湯。
一邊拍生姜一邊熬湯,不知不覺天色已發白。眼角布滿紅絲的楊祈輝讓同事把熬好的姜湯和熟雞蛋搬到外面,整整六大桶。
沒到7點,返鄉“摩騎”就開始陸續前來,8點過后,免費加油的隊伍排起了長龍。
整整5個小時,輝哥顧不上喝一口水,掛著對講機全場跑來跑去。就連同事為他準備的午飯,也是熱了又涼,涼了又熱……
直到下午2點,眼看回鄉高峰時段過了,他才歇下來。兩只手因為連續提油槍,抖得拿不起筷子,只能用勺子扒了幾口飯。但見姜湯派得差不多,他又向廚房跑去……
整天琢磨的事: 打造“最暖驛站”
據統計,近年來每年都有超過40萬的“摩騎”大軍從珠三角出發,頂風冒雨、穿州過省,回家過年。而東鳳油站位于中山外來務工人員聚集地,是中石化情暖驛站14個免費加油網點之一。
梁師傅 來自廣西梧州:
我是這個活動的??土?,這是第八年來加油,現在各種配套服務越來越好。
譚師傅 來自四川瀘州:
在中山打工十多年了,我每年都開摩托車回家過年,至少開20個小時吧。
薛師傅 來自廣西柳州:
騎摩托車跑長途是一件非常消耗體力的事,一路上有這些站點能休息和調整,安全很多。
摩騎 整裝待發
記得七年前的除夕夜,一名途經他們加油站的四川老鄉,推著摩托車進來,一臉焦急。原來車子出現故障動不了,路邊的維修店全關門。正在發愁之際,輝哥說,“讓我試試看?!?/p>
輝哥當兵時學過修車,油站也剛好備著維修工具。不一會車子換上零件修好了,四川老鄉連聲道謝后,便馬不停蹄往家的方向趕去。
就是這件小事讓楊祈輝觸動很深,他心想“加油站就是老鄉們歸家途中的港灣,最好是方方面面都能照顧到,幫上忙?!庇谑?,他一有空就在站里轉悠,和同事們琢磨著什么地方可以改善,更方便返鄉人員。
也得益于各界的支持,如今油站內設有母嬰室、老人休息室,各種配套服務越來越好。不僅有姜湯雞蛋,還有自熱粥,應有盡有。
連續八年堅守 帶動更多人參與
每當被問起:今年也不在家過年嗎?
他淡淡地說 :我家就在附近,天天都能回家,但他們不同,好不容易才回一趟??!好在我家人很理解和支持我。

中石化的“情暖驛站 滿愛回家”公益活動,到今年已是第八屆了,也是楊祈輝參加志愿服務的第八年。每當他遇到老鄉載著孩子返鄉時,都會想起自己兩個年幼的孩子。
他說 :我想給孩子做個榜樣,也想讓孩子豐富自己的經歷,長大了能主動承擔社會責任!
除了讓女兒跟著自己
在油站里做志愿服務
前年他還帶著家人
和油站的廣西老鄉
去了一趟廣西鄉下…
志愿服務越多人參與 受惠的人就越多
為了今年的春運服務,輝哥又帶著同事,提前一個月做準備:他跑遍了周邊的大型工廠企業,派發了3000多張宣傳單,建立了10多個老鄉工友群,成為了800多名外來務工人員的“貼心宣傳員”,不厭其煩地解答疑問,為的就是發動老鄉報名參加,讓更多返鄉摩騎享受到“情暖驛站”的服務。
在楊祈輝看來,此刻,每臺車、每個人都有故事。故事里飽含著異鄉打拼知己難尋的酸楚,映射了勤勞致富成家立業的期盼,或是寄托了報答父母光宗耀祖的夢想……
一個溫暖的休息站
一碗碗暖心的熱姜湯
一件件專業的反光背心……
在老鄉們的圓夢路上
提供更多溫暖
這就是楊祈輝在這個〖情暖驛站〗上
堅守多年的心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