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> 最新動態 >> 正文
〖尋夢中山25〗以歌為藥,他希望三十歲前讓音樂治療撫慰更多心傷
發布時間:2019-11-21 來源: 中山網

一把吉他,

一段優美的旋律,

他不是街頭藝人,

也不是音樂創作者。

但他知道,

音樂是一劑良藥,

可以幫助人們治愈心傷。

第25期

音樂治療師

11月6日上午,

中山市心理衛生中心內,

李林森正在開展 “鼓圈音樂治療”分享,

一群人,一圈鼓,

一起自由演奏,一起放聲歌唱,

大家非常享受這種輕松的音樂氣氛。

01 

入行愿望:在中山推廣音樂治療

28歲的李林森,曾在中山市第三人民醫院工作,現供職于中山市心理衛生中心,是一名有五年多工作經驗的音樂治療師。

“不少人對音樂持治療持質疑的態度,不過,我相信音樂可以打開人們心扉?!崩盍稚委熯^不少有心理障礙、心理受到創傷的人,“我希望30歲之前將音樂治療在中山推廣開來?!?/p>

音樂治療對于很多人來說,

確實還是新事物,

那么,

鼓圈音樂治療到底是什么呢?

“鼓圈是由任意一組人圍成一個圓圈,在治療師的引導推動下自由演奏打擊樂器?!痹诶盍稚闹委熓依?,擺滿了各種各樣的音樂器材,“從而達到減壓、激發人潛能、增強向心力的效果?!?/p>

 

就在上個月,在中山市鄭二小學禮堂,李林森做了一次鼓圈音樂治療公開課。他為同學們介紹了非洲鼓、腰鼓、沙錘等樂器,并且讓30多名小學生圍成一圈,挑選一樣自己喜歡的敲擊樂器,李林森則站在圈子中間,用夸張的肢體動作和聲音引導著小學生們擊鼓。

“砰,砰,砰砰砰”孩子們按照李林森的指引或是一起敲打,或是做出不同的即興變化。在李林森的引導下,孩子們慢慢開始大膽地拍擊鼓面,鼓聲起起伏伏,越來越有氣勢,現場的氣氛也漸漸活躍起來,每一個人都露出了燦爛的笑容。

有圍觀的家長對于這種“樂器表演”有點不滿意。

做完音樂治療,衣服被汗水打濕了李林森向家長解釋道,“鼓圈不是表演,主要是通過拍擊鼓面,緩解其身心壓力,釋放內在抑郁,打出內心不安與焦慮情緒?!崩盍稚J為,如果學生們用手中的鼓聲與身邊的同學對話,用音樂傳遞自我,聆聽他人的心聲就達到了治療的效果。

音樂能成為打開心扉的一個窗口

02

把“音樂治療”從廣度推向深度

李林森:

“音樂治療活動被人誤會的情況常遇到,需要我們不斷地科普和推廣?!?/p>

李林森回憶起第一次做鼓圈音樂治療是去年12月,當時是為三鄉鎮的頤老院的老人們做音樂治療。去頤老院的頭一天晚上,李林森當時焦慮地有點睡不著覺,他心里特別清楚,很多人對于音樂治療不了解,認為就是唱唱歌、跳跳舞,“我是中山第一個做鼓圈音樂治療的人,當時社會對音樂治療接受程度比較低?!?/span>

在三鄉頤老院那天,頤老院的老人們一開始對參與鼓圈音樂治療并不積極,有的老人拿著樂器露出了質疑的神情。等做完鼓圈音樂治療,老人們沖他豎起大拇指,由衷地說,“靚仔,好棒?!崩盍稚读艘幌?,心里有點激動,特別開心地說,“謝謝?!?/p>

音樂治療并不只是唱唱歌、跳跳舞

有了第一次

鼓圈音樂治療嘗試成功的經驗,

還有之前積累的成功個案,

這些都使他堅信

鼓圈音樂治療之路是可行的。

一年多過去了,

李林森將鼓圈音樂治療

帶進了中山的

機關單位、企業、社區、學校。

市心理衛生中心的任衍鎮醫生夸李林森是音樂治療領域的稀缺人才,“他用一種通俗易接受的方式宣傳心理健康理念,滿足目前亞健康人群減壓與自我成長的需要?!?/p>

心愿

“希望30歲之后能把音樂治療做得更‘深’?!?/span>

李林森說,希望未來有機會進一步的深造,利用音樂和音樂活動來幫助治愈、教導和培養更多人,提高使用者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。

版權與免責聲明:
① 凡本網注明“來源”為“中山日報”、“中山商報”、“中山網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視頻,版權均屬中山網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。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、網站,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“來源:中山網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② 本網未注明“來源”為“中山日報”、“中山商報”、“中山網”的文/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,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“來源”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如擅自篡改為“來源:中山網”,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,請及時與我們聯系。
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中山網聯系。
聯系人:陳小姐(電話:0760-88238276)。
国产午夜无码精品免费看